腰椎间盘突出初期可采用卧床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康复锻炼、手术治疗等方法。
1. 卧床休息:腰椎间盘突出初期,患者应尽量多卧床休息,选择硬板床为宜。因为卧床休息能使腰部肌肉放松,减少对腰椎间盘的压力,避免突出的椎间盘进一步受到挤压,从而缓解疼痛和减轻神经压迫症状。让身体处于放松状态,有利于受损的椎间盘组织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为后续治疗创造良好条件。
2. 物理治疗:常见的物理治疗方式有热敷、按摩、牵引等。热敷可促进腰部血液循环,使局部肌肉松弛,减轻疼痛。按摩能调整脊柱关节位置,缓解肌肉紧张,减轻椎间盘对神经的压迫。牵引通过拉开椎间隙,增加椎间隙宽度,减少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刺激,改善腰椎间盘突出引发的不适症状,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恢复腰部功能。
3. 药物治疗:遵医嘱可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甲钴胺片、腰痛宁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达到镇痛、解热的效果,减轻腰椎间盘突出带来的疼痛。甲钴胺片可营养神经,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改善因神经受压导致的下肢麻木等症状。腰痛宁胶囊具有消肿止痛、疏散寒邪、温经通络的作用,有助于缓解腰部疼痛和不适,促进病情恢复。
4. 康复锻炼:进行如小飞燕、五点支撑法等康复锻炼。小飞燕动作要求患者俯卧在床上,双臂放于身体两侧,双腿伸直,然后将头、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离开床面,形似飞燕。五点支撑法是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掌、双肘、肩部当支点,抬起骨盆。这些锻炼能增强腰部肌肉力量,增加腰椎稳定性,减轻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5. 手术治疗:当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可考虑手术。手术方式有椎间孔镜手术、椎间盘切除术等。通过手术直接解除突出的椎间盘对神经的压迫,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缓解患者的疼痛、麻木等症状,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能力,但手术存在一定风险,需谨慎评估。
腰椎间盘突出初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腰部保暖,避免腰部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日常活动中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弯腰或久坐。同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和康复,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促进身体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