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引起胃出血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内镜治疗、介入治疗、输血治疗、手术治疗等。
1. 药物治疗:对于胃溃疡引起胃出血,药物治疗是基础且常用的方法。通过使用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促进止血的药物来缓解症状。比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能特异性地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利于止血和溃疡愈合,遵医嘱用药;铝碳酸镁咀嚼片,可中和胃酸,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侵蚀,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遵医嘱服用;凝血酶冻干粉,能直接作用于出血部位,促进血液凝固,达到止血效果,需遵医嘱使用。这些药物共同作用,对胃溃疡引起的胃出血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 内镜治疗:该方法直接针对胃溃疡出血部位进行处理。在内镜下可以清晰看到出血点,通过喷洒止血药物、注射硬化剂、使用止血夹等方式快速止血。对于胃溃疡导致的出血,能精准定位出血病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出血进一步加重,相比药物治疗更具针对性和直接性,有效提高止血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 介入治疗:当药物和内镜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通过血管造影找到出血的血管,然后注入栓塞剂堵塞血管,从而达到止血目的。对于胃溃疡引起的胃出血,介入治疗能准确找到出血的责任血管,从根源上解决出血问题,尤其适用于难以控制的出血情况,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4. 输血治疗:胃出血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贫血、休克等情况,输血治疗能及时补充丢失的血液,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稳定,保证身体各器官的正常供血。对于因胃溃疡大量出血导致血容量严重不足的患者,输血治疗是维持生命体征、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的重要手段。
5. 手术治疗:这是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或病情严重时的最终选择。通过手术切除溃疡病灶,直接解决出血根源。对于胃溃疡引起的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手术能彻底去除病变组织,防止再次出血,挽救患者生命,但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要综合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后谨慎选择。
胃溃疡引起胃出血治疗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注意。饮食上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胃黏膜。要规律进食,避免暴饮暴食。同时,需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减少精神压力。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定期复查胃镜,以便及时了解胃部恢复情况,防止病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