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常用消毒液有含氯消毒剂、75%乙醇、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过氧化氢等。
1. 含氯消毒剂:通过次氯酸的强氧化作用破坏病毒结构,从而达到消毒目的。常见的有84消毒液,使用时需按一定比例稀释,一般用于物体表面和环境消毒,如地面、家具表面等,稀释后可进行擦拭、喷洒等操作,但对金属有一定腐蚀性,使用时要注意。
2. 75%乙醇:能使病毒蛋白质变性,进而杀灭病毒。可用于手部消毒以及一些小件物品表面消毒,如手机、钥匙等,使用时用棉球或纱布蘸取适量乙醇进行擦拭,但要注意远离明火,防止火灾。
3. 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杀菌能力强、速度快。可用于空气、地面、墙壁等消毒,不过稳定性较差,有刺激性气味和腐蚀性,使用时要做好防护,现配现用。
4. 二氧化氯:高效、安全的消毒剂,能快速杀灭病毒。常用于饮用水、食品加工场所等消毒,消毒效果好且残留少,对环境相对友好。
5. 过氧化氢:有强氧化性,分解产生的氧原子有杀菌作用。可用于伤口消毒以及一些医疗器械消毒,不过高浓度有腐蚀性,使用时要注意浓度选择。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消毒液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注意浓度、作用时间等。不同消毒液不能随意混合使用,以免发生危险。若不确定如何选择和使用,可咨询专业人士,确保消毒效果的同时保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