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病情况、病程长短、症状表现、肝脏损伤程度、治疗及预后是慢性肝炎和急性肝炎的不同之处。
1. 起病情况:急性肝炎起病较急,通常在短时间内突然出现明显症状;慢性肝炎起病隐匿,往往在不知不觉中病情发展,初期症状可能不明显。
2. 病程长短:急性肝炎病程较短,一般在半年以内;慢性肝炎病程较长,超过半年,甚至可持续数年、数十年。
3. 症状表现:急性肝炎症状较为典型且明显,常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黄疸等;慢性肝炎症状相对较轻且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轻微乏力、肝区隐痛、食欲欠佳等,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
4. 肝脏损伤程度:急性肝炎肝脏损伤多为一过性,在病情恢复后肝脏功能大多可恢复正常;慢性肝炎肝脏长期受到炎症侵袭,易出现肝纤维化、肝硬化等严重病变。
5. 治疗及预后:急性肝炎多数通过适当休息、合理饮食及对症治疗可治愈,预后较好;慢性肝炎治疗相对复杂,多需长期治疗,部分患者病情可能反复,预后相对较差。
无论是慢性肝炎还是急性肝炎,患病后都应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戒烟戒酒。饮食上注重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食物。同时,要严格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规范治疗,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