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患者的饮食需注意均衡营养、控制脂肪摄入、避免饮酒、远离霉变食物、慎用补品等。
1. 均衡营养:应保证摄入各类营养物质,主食可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如玉米、燕麦等,搭配细粮如大米、白面。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像菠菜、苹果等,为身体提供维生素和矿物质。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例如瘦肉、鱼类、豆类及豆制品、蛋类、奶类等,有助于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
2. 控制脂肪摄入:要避免食用过于油腻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以防脂肪摄入过多,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引发脂肪肝等问题,影响肝脏正常功能。
3. 避免饮酒: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代谢,会对肝细胞造成直接损害,加重肝脏炎症,不利于慢性乙肝患者病情的稳定与恢复,所以必须严格戒酒。
4. 远离霉变食物:像发霉的花生、玉米等食物含有黄曲霉毒素,这是一种强致癌物质,会严重损害肝脏,慢性乙肝患者食用后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务必远离。
5. 慎用补品:一些补品可能成分复杂,盲目食用可能增加肝脏代谢负担,甚至影响病情。如需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慢性乙肝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注意饮食,还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舒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同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查,按时服药,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更好地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