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保持口腔清洁、去除牙菌斑牙结石、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
1. 保持口腔清洁:对于牙龈炎患者,保持口腔清洁至关重要。良好的口腔卫生能减少食物残渣和细菌在口腔内的残留与滋生,从而降低细菌对牙龈的刺激。患者需养成早晚正确刷牙的习惯,使用巴氏刷牙法,将牙刷与牙长轴呈 45 度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 - 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用轻柔压力使刷毛在原位进行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每次颤动 4 - 5 次,颤动时牙刷移动约 1 毫米,每次只刷 2 - 3 颗牙,再将牙刷移至下一组牙。饭后使用清水或漱口水漱口,及时清除口腔内食物碎屑。
2. 去除牙菌斑牙结石:牙菌斑和牙结石是引发牙龈炎的重要因素,去除能有效缓解炎症。通过洗牙,也就是龈上洁治术,利用超声波高频震荡,将牙齿表面的牙结石、牙菌斑击碎并清除。洗牙可以去除牙齿表面大部分的污垢和细菌,减少对牙龈的持续刺激,使牙龈组织逐渐恢复健康。一般建议每年定期洗牙 1 - 2 次,对于牙菌斑牙结石较多的患者,可能需要增加洗牙频率。洗牙后要注意避免食用过冷过热食物,保持口腔清洁。
3.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辅助控制牙龈炎症状。遵医嘱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分解产生新生氧,有杀菌、除臭作用,可用于冲洗龈沟,每日 3 次;碘甘油,能使病变部位的药物保持较高浓度,起到消炎、收敛作用,将其涂抹于牙龈边缘,每日 2 - 3 次;甲硝唑片,对厌氧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口服,每日 3 次,能有效抑制口腔内引发炎症的细菌。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病情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
4. 激光治疗:激光治疗牙龈炎是利用激光的热效应、光化学效应等。激光可以精确地作用于病变的牙龈组织,去除炎症组织,同时封闭血管,减少出血和肿胀。能有效杀灭细菌,促进牙龈组织的修复和再生。激光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治疗过程中患者基本无痛感,术后反应较轻。但激光治疗费用相对较高,且对设备和操作人员要求严格。一般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炎症较严重的患者。
5. 手术治疗:对于少数牙龈纤维增生明显、炎症消退后牙龈形态仍不能恢复正常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牙龈成形术是切除增生肥大及病变的牙龈组织,重建牙龈的生理外形及正常的龈沟。手术能直接去除病变组织,改善牙龈外观和功能。但手术有一定风险,如出血、感染等。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保持口腔清洁,定期复查,观察伤口愈合情况,避免食用过硬食物,防止损伤手术部位。
牙龈炎治疗后,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口腔护理。坚持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饮食上尽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增强牙龈组织的抵抗力。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诊,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防止牙龈炎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