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的主要症状有社交障碍、语言迟缓、重复刻板行为、兴趣狭窄、对环境敏感等。
1.社交障碍:患病儿童往往对他人的存在缺乏关注,不主动与他人进行眼神交流,很少对他人的呼唤做出回应,难以建立正常的伙伴关系,不懂得如何发起或维持社交互动,例如在集体活动中常独自玩耍,不理会其他孩子。
2.语言迟缓:许多孤独症儿童在语言发展方面明显落后于同龄人,可能说话较晚,或者在语言表达和理解上存在问题。他们可能只会鹦鹉学舌般重复别人的话,不能灵活运用语言进行有效的沟通,也难以理解隐喻、幽默等较复杂的语言形式。
3.重复刻板行为:经常会出现重复性的动作,如拍手、摇晃身体、旋转物品等,而且这些行为通常是无目的的,会频繁且持续地进行。
4.兴趣狭窄:对某些特定的事物或活动表现出过度的专注和强烈的兴趣,如只喜欢玩某一种玩具、关注某个特定的物品或反复观看同一部动画片等,对其他正常儿童感兴趣的事物却缺乏兴趣。
5.对环境敏感:对生活环境中的微小变化非常敏感,例如家具的摆放位置改变、日常活动顺序的调整等,都可能引发他们强烈的情绪反应,表现出烦躁、哭闹甚至发脾气等。
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诊断。如果孩子被确诊为孤独症,要积极配合医生制定的干预治疗方案,为孩子创造一个稳定、有规律的生活环境,给予足够的耐心和关爱,帮助他们尽可能地提高生活能力和社交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