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阳性可通过居家隔离、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免疫治疗、呼吸支持治疗等。
1. 居家隔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具有较强传染性,居家隔离能有效避免病毒传播给他人,减少病毒扩散范围。居家期间要选择独立房间居住,保持房间通风良好,使用单独的卫生间,避免与家人密切接触。同时,要定期对居住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如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家具、地面等。每天要监测体温、症状变化等,若症状加重及时联系医疗机构。
2. 对症治疗:针对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进行处理,可缓解患者不适,提高生活质量,利于身体恢复。若发热超过38.5℃,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双氯芬酸钠栓进行退热;咳嗽剧烈时,遵医嘱服用右美沙芬糖浆、氨溴索口服液、川贝枇杷膏止咳化痰;咽痛明显,可遵医嘱使用开喉剑喷雾剂、西瓜霜含片、草珊瑚含片缓解。
3. 抗病毒治疗:抑制病毒在体内的复制和繁殖,降低病毒载量,减轻病毒对身体细胞的损伤,缩短病程。发病5天内的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型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阿兹夫定片、莫诺拉韦胶囊进行抗病毒治疗,具体用药需严格按照医生指导,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药物及剂量。
4. 免疫治疗:对于病情进展较快、炎症反应明显的患者,免疫治疗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避免免疫系统过度攻击自身组织,减轻炎症损伤。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注射液、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等,通过调节免疫细胞活性,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改善患者免疫状态,促进病情恢复,但使用时需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5. 呼吸支持治疗:对于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严重呼吸功能障碍的患者,呼吸支持治疗能保证机体氧气供应,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可采用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必要时进行无创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通过提供合适的氧浓度和呼吸支持模式,改善患者的氧合状况,为身体恢复创造条件,常用于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阳性后要积极配合治疗,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和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日常要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同时,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焦虑紧张情绪,以利于病情的好转和身体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