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骨折与扭伤在症状表现、受伤机制、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不同。
1. 症状表现:手腕骨折后疼痛剧烈,局部迅速肿胀,可出现畸形,活动时疼痛加剧且伴有骨擦音或骨擦感;扭伤疼痛相对较轻,肿胀程度一般不如骨折明显,多无畸形,活动时疼痛主要集中在扭伤部位。
2. 受伤机制:骨折常因直接暴力,如重物撞击、摔倒时手部着地姿势不当等,使骨骼连续性中断;扭伤多因关节突然过度扭转、拉伸,导致关节周围韧带、肌腱等软组织损伤。
3. 影像学特征:通过X线、CT等影像学检查,骨折能清晰看到骨骼的连续性被破坏,有骨折线;扭伤时骨骼结构正常,仅显示软组织肿胀等间接征象。
4.治疗方法:骨折根据情况可能需手法复位外固定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恢复骨骼正常解剖结构;扭伤通常采取休息、冷敷、热敷、使用活血化瘀药物以及佩戴护具等保守治疗方法。
日常要注意保护手腕,避免再次受伤。骨折患者需严格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扭伤患者在恢复期间避免过度用力和剧烈活动,待症状缓解后逐步增加活动量,确保手腕功能完全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