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绞痛综合征的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体重减轻、腹泻、腹部血管杂音等。
1. 腹痛:这是腹绞痛综合征最为突出的症状,多在进食后15-30分钟发作,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钝痛、胀痛或剧痛,一般持续1-3小时。疼痛部位多位于上腹部或脐周,因为进食后胃肠道需血量增加,而病变血管无法满足供血,引发肠道缺血所致。
2. 恶心呕吐:由于肠道缺血引发胃肠道的应激反应,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在腹痛发作较为严重时,恶心呕吐的情况可能更为频繁。
3. 体重减轻:长期的肠道缺血影响消化吸收功能,患者即便食欲正常,但因营养吸收障碍,会逐渐出现体重减轻的现象,身体也会变得虚弱。
4. 腹泻:肠道缺血可导致肠道蠕动功能紊乱,消化液分泌异常,从而引起腹泻。大便次数增多,质地可稀软或呈水样。
5. 腹部血管杂音:部分患者在腹部听诊时,可闻及血管杂音,这是由于血管狭窄或血流异常,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产生的异常声音。
腹绞痛综合征患者日常要注意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减轻胃肠道负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同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控制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