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肾衰竭的症状包括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水肿等。
1. 少尿或无尿:患者每日尿量明显减少,少尿指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无尿则指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这是由于肝脏严重病变影响肾脏血液灌注,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急剧下降,肾脏无法正常生成和排出尿液。
2. 氮质血症:血液中尿素氮、肌酐等代谢废物水平升高。肝脏功能受损后,解毒能力下降,同时肾脏排泄功能也受影响,使得这些含氮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引发氮质血症,可出现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
3. 电解质紊乱:常见有高钾血症、低钠血症等。高钾血症是因为肾脏排钾功能障碍,钾离子在体内潴留;低钠血症多因水钠代谢失衡,水分潴留相对过多,稀释了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影响神经肌肉功能和心脏功能。
4. 酸碱平衡失调:多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体内酸性代谢产物因肾脏排泄障碍而堆积,同时肾脏调节酸碱平衡的功能受损,导致血液pH值下降,引起呼吸深快、乏力、嗜睡等症状。
5. 水肿:由于肾脏排水功能下降,体内液体潴留,可出现眼睑、下肢等部位的水肿,严重时可蔓延至全身,还可能伴有腹水等情况。
肝性肾衰竭患者日常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严格控制蛋白质、水分和盐分的摄入。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新鲜蔬果。同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定期复查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