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骨折的临床表现有骨折段移位、咬合错乱、局部疼痛、肿胀、张口受限、牙龈撕裂等。
1. 骨折段移位:颌骨骨折后,由于骨折部位、外力大小和方向以及咀嚼肌牵拉等因素影响,骨折段会发生不同程度和方向的移位,导致面部畸形和骨骼形态改变。
2. 咬合错乱:这是颌骨骨折的重要体征,上下牙齿的正常咬合关系被破坏,影响正常咀嚼功能,患者可能出现牙齿早接触、开 、反 等情况。
3. 局部疼痛:骨折部位会出现明显疼痛,在触碰或进行咀嚼、吞咽等动作时疼痛加剧,疼痛程度因骨折严重程度而异。
4. 肿胀:骨折周围组织因损伤出现充血、水肿,导致局部肿胀,严重时可能影响面部外观和口腔功能。
5. 张口受限:骨折导致咀嚼肌运动不协调、关节损伤或骨折块阻挡等,使得患者张口幅度减小,影响口腔的正常开合。
6. 牙龈撕裂:骨折处的牙龈组织常因骨折的冲击而发生撕裂,出现出血、创口等情况,增加感染风险。
发生颌骨骨折后要及时就医治疗。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日常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避免食用过硬、过黏的食物,防止对骨折部位造成二次伤害,以促进骨折的顺利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