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睾炎和附睾结核在病因、症状、体征、检查、治疗方法上存在不同。
1. 病因:附睾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多继发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泌尿系统感染。附睾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所致,常继发于肾结核或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
2. 症状:附睾炎起病急,阴囊部位突然疼痛,可伴有高热、寒战等全身症状。附睾结核起病缓慢,一般无明显疼痛,多表现为阴囊坠胀感,全身症状可能有低热、盗汗、乏力等。
3. 体征:附睾炎时附睾肿大,质地较硬,触痛明显,与睾丸界限不清。附睾结核附睾多呈硬结状,输精管可呈串珠样改变,严重时可形成寒性脓肿,破溃后形成窦道。
4. 检查:附睾炎通过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尿常规可能有白细胞、红细胞等,超声显示附睾肿大。附睾结核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等有助于诊断,超声可见附睾内低回声或无回声区。
5. 治疗方法:附睾炎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口服或静脉用药,同时可配合局部热敷等物理治疗。附睾结核需进行抗结核治疗,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必要时可能需手术切除病变组织。
日常要注意保持阴囊清洁卫生,避免久坐和长时间站立,减少对阴囊的压迫。饮食上,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若患有附睾炎或附睾结核,应严格遵医嘱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