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和肛周脓肿在病因、症状、体征、治疗方式、预后等方面存在不同。
1. 病因:肛周脓肿主要因肛腺感染引发,炎症在肛周软组织内积聚形成脓肿;肛瘘多由肛周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后,脓腔缩小但未完全愈合,形成慢性感染性管道。
2. 症状:肛周脓肿起病急,局部红肿热痛明显,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肛瘘一般无明显急性炎症表现,主要症状是外口反复流出少量脓性、血性分泌物,有时外口暂时封闭,局部肿痛,待再次破溃后症状缓解。
3. 体征:肛周脓肿可见肛周局部红肿,触痛明显,可触及波动感;肛瘘检查时可发现肛周皮肤有外口,挤压外口有分泌物溢出,皮下可触及条索状硬结通向肛内。
4. 治疗方式:肛周脓肿一旦诊断明确,通常需尽早切开引流,排出脓液;肛瘘一般需手术治疗,如肛瘘切开术、挂线疗法等,将瘘管切开或切除,促进愈合。
5. 预后:肛周脓肿若及时治疗,多数可治愈,但部分可能形成肛瘘;肛瘘不经手术难以自愈,且长期存在有恶变风险。
日常要注意保持肛周清洁,排便后及时清洗,避免久坐,养成良好排便习惯,出现肛周不适及时就医,按医生要求规范治疗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