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发生时会出现疼痛、便血、便秘、瘙痒、肛管溃疡等症状。
1. 疼痛:这是肛裂最主要的症状,疼痛程度较为剧烈,呈周期性发作。排便时,粪便刺激裂口神经末梢,立刻感到肛门灼痛,便后数分钟疼痛缓解,随后因肛门括约肌收缩痉挛,再次剧痛,可持续半小时至数小时,直至括约肌疲劳松弛后,疼痛才逐渐消失。
2. 便血:一般在排便后出现,量较少,多为手纸带血或便池中点滴状鲜血,颜色鲜红,这是由于粪便擦破溃疡面的小血管所致。
3. 便秘:很多肛裂患者都伴有便秘,一方面是因为害怕排便时的疼痛而刻意减少排便次数,另一方面,肛裂后肛门局部疼痛也会使患者对排便产生恐惧心理,久而久之导致便秘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4. 瘙痒:由于裂口溃疡面或皮下瘘管的分泌物,以及肛门腺体流出的分泌物,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引起瘙痒,患者常因搔抓而出现皮肤破损、湿疹等情况。
5. 肛管溃疡:在肛门视诊时,可发现肛管皮肤有梭形或椭圆形的溃疡面,边缘整齐,底浅,呈灰白色,其下有时可摸到硬的纤维束。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久坐,适当运动。出现肛裂症状后,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不要自行用药或拖延,以免延误病情,加重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