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痔的常见症状有疼痛、肿胀、瘙痒、便血、脱垂等。
1. 疼痛:外痔在发生炎症、血栓形成时,会出现明显疼痛。尤其是排便时,粪便的摩擦以及肛门括约肌的收缩,都会加重疼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2. 肿胀:由于局部静脉丛充血、血液回流受阻等原因,外痔会出现肿胀现象。肿胀程度不一,轻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微隆起,重者则可能导致肛门周围明显肿大。
3. 瘙痒:外痔可刺激肛门周围的皮肤,使其分泌物增多并刺激肛周皮肤,引起瘙痒感。患者常忍不住搔抓,可能进一步导致皮肤破损,引发感染。
4. 便血:排便过程中,干结的粪便可能擦破外痔表面的黏膜,从而出现便血症状。便血一般为鲜红色,多在粪便表面或便纸上有血迹,严重时也可能出现滴血或喷射状出血。
5. 脱垂:随着外痔病情的发展,痔核可能逐渐增大,在排便或用力时,外痔可能会脱出肛门外,初期可自行回纳,后期则需用手推回甚至无法回纳。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肛门清洁,避免久坐、久站,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防止便秘和腹泻。饮食上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若出现外痔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