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与肾病综合征在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改变、治疗方法等方面上存在不同。
1. 病因:慢性肾炎病因多样,多与免疫介导炎症有关,部分由急性肾炎迁延不愈发展而来;肾病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病因不明,继发性常由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引发。
2. 临床表现:慢性肾炎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表现,病情呈慢性进行性发展;肾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
3. 实验室检查:慢性肾炎患者尿常规可见蛋白尿、血尿,肾功能检查可出现肌酐、尿素氮升高;肾病综合征患者尿蛋白定量常大于3.5g/d,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血脂升高。
4. 病理改变:慢性肾炎病理类型多样,如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等;肾病综合征常见病理类型有微小病变型肾病、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等。
5. 治疗方法:慢性肾炎治疗以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进展为主,常使用降压药、糖皮质激素等;肾病综合征治疗主要是抑制免疫与炎症反应,常用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同时需对症治疗。
日常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饮食上遵循低盐、低脂、优质蛋白原则。定期复查肾功能、尿常规等指标,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