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和慢性支气管炎在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疾病病程、治疗方法上存在不同。
1. 发病原因:急性支气管炎多由病毒、细菌感染,理化因素刺激如冷空气、粉尘等,或过敏反应引发;慢性支气管炎主要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接触、感染等因素相关,是多种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2. 临床症状:急性支气管炎起病急,常先有鼻塞、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随后出现咳嗽、咳痰,可为白色黏痰或脓性痰,部分患者伴有发热;慢性支气管炎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咳痰,晨间咳嗽明显,痰液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性,部分患者伴有喘息,症状每年持续3个月以上,连续2年或2年以上。
3. 疾病病程:急性支气管炎病程较短,通常在1 - 3周,多数患者可在数周内恢复;慢性支气管炎病程漫长,呈进行性发展,病情反复,难以完全根治。
4. 治疗方法:急性支气管炎以对症治疗为主,如止咳、祛痰、平喘,合并细菌感染时使用抗生素;慢性支气管炎治疗除对症治疗外,还需长期管理,包括戒烟、避免有害气体吸入,急性加重期根据病情选用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等,缓解期可通过接种疫苗等方式预防发作。
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都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接触过敏原及刺激性物质。同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和康复,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