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搐与惊厥在概念、临床表现、病因、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上存在不同 。
1. 概念:抽搐通常指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非自主的抽动或强烈收缩,常可引起关节运动和强直;惊厥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常伴意识障碍。
2. 临床表现:抽搐表现多样,可为局部肌肉抽动,如眼睑跳动,也可全身性抽搐,像癫痫大发作时全身强直阵挛;惊厥多为全身性、对称性,伴有意识丧失,如小儿高热惊厥时突然意识不清、四肢抽动。
3. 病因:抽搐病因广泛,包括脑部疾病如脑肿瘤、代谢紊乱如低钙血症、药物中毒等;惊厥常见于小儿高热、癫痫、颅内感染等情况。
4. 持续时间:抽搐持续时间可长可短,短则数秒,长可达数分钟甚至更久;惊厥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多在数秒到数分钟之间。
5. 严重程度:抽搐严重程度不一,轻微的不影响生活,严重的可导致呼吸暂停等危及生命;惊厥发作时因伴有意识丧失,若频繁发作或持续时间长,对大脑损伤较大,也较为严重。
日常中,若出现抽搐或惊厥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对于有相关病史的人群,要注意规律作息、避免诱因,如高热惊厥患儿要注意预防发热,癫痫患者需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减少发作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