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皮肤疼痛麻木可通过控制血糖、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药物止痛、手术治疗等方法缓解。
1. 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皮肤疼痛麻木多因长期高血糖损害神经和血管所致。严格控制血糖能从根源上减少神经和血管的进一步损伤。日常要合理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片、格列齐特缓释片、阿卡波糖胶囊,必要时注射胰岛素,将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从而缓解因高血糖引发的皮肤不适症状。
2. 营养神经:糖尿病引发的神经病变会导致皮肤疼痛麻木。补充神经营养药物可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甲钴胺片能参与神经髓鞘合成,改善神经传导速度;维生素B12注射液可促进神经系统发育和维持神经正常功能;依帕司他片能抑制醛糖还原酶,减少多元醇通路异常,从而减轻神经损伤,缓解皮肤的疼痛麻木感。
3. 改善微循环:高血糖会使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影响皮肤的血液供应,进而出现疼痛麻木。使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可增加皮肤的血液灌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前列地尔注射液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贝前列素钠片能改善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引起的溃疡、疼痛等症状,让皮肤获得充足养分,减轻不适。
4. 药物止痛:当皮肤疼痛较为严重时,需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症状。加巴喷丁胶囊可调节神经兴奋性,减轻疼痛感觉;普瑞巴林胶囊能阻断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减少神经递质释放;度洛西汀肠溶片可抑制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改善疼痛情绪和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5. 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严重患者,可考虑手术。如神经减压术,通过解除神经受压,改善神经的血液循环和功能,缓解皮肤疼痛麻木症状。但手术有一定风险,需严格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和病情严重程度后谨慎选择。
糖尿病患者出现皮肤疼痛麻木症状后,除积极治疗外,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皮肤护理,避免受伤,保持皮肤清洁。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定期监测血糖,严格按照医嘱治疗,不可自行增减药物剂量,以便更好地控制病情,缓解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