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病变是指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发生损伤或功能障碍,可出现多种症状,治疗方式也有多种。
一、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
1. 感觉异常:常表现为肢体麻木、刺痛、烧灼感、蚁走感等,可从手指或脚趾开始,逐渐向近端发展。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感觉减退,对冷热、疼痛等刺激的感知能力下降。
2. 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如钝痛、锐痛、电击样痛等,疼痛程度因人而异,且在夜间或休息时可能加重。
3. 肌肉无力: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相应支配区域的肌肉无力,导致肢体活动受限,如手部精细动作困难、行走不稳等。
4.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常见于膝反射、跟腱反射等,这是由于神经传导功能受损所致。
5.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出现皮肤干燥、出汗异常、体位性低血压、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2.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方式:
1. 病因治疗: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如控制血糖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补充维生素B12治疗营养缺乏性周围神经病变,停用可能导致神经损伤的药物等。
2. 药物治疗: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B族维生素等促进神经修复;疼痛明显者可使用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缓解疼痛;改善微循环药物如前列地尔等可增加神经的血液供应。
3.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针灸等,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运动疗法能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肢体功能。
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利于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