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眼神经麻痹是指动眼神经受损后,其所支配的眼外肌和眼内肌功能障碍,临床症状多样,治疗方法因病因不同而异。
一、临床症状:
1. 眼球运动障碍:动眼神经支配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等眼外肌,麻痹时眼球不能向上、下、内方向正常转动,可出现眼球外斜,导致复视,即看一个物体时感觉有两个影像。
2. 上睑下垂:动眼神经的提上睑肌支受损,上睑提肌功能丧失,上睑呈现下垂状态,遮盖部分或全部瞳孔,影响视力。
3. 瞳孔改变: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麻痹时可出现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和调节反射减弱或消失。
2.治疗:
1. 针对病因治疗:如果是由脑部血管病变如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需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或控制颅内出血等情况;若是感染性因素如病毒感染,需进行抗病毒治疗;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导致的,要积极控制血糖。
2. 药物治疗:应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等,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糖皮质激素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使用,减轻神经的炎症和水肿。
3. 康复治疗:包括针灸、理疗等,刺激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眼肌运动功能。
4. 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病情稳定后仍存在明显眼球运动障碍或上睑下垂等影响外观和功能的情况,可考虑手术矫正。
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安排,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根据病情变化,医生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用眼过度,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以利于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