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其症状多样,日常保健也有诸多要点。
一、心肌缺血的症状:
1. 心绞痛:发作性胸痛是典型症状,疼痛部位主要在胸骨后或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无名指和小指。疼痛性质多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持续时间一般为 3 - 5 分钟。
2. 呼吸困难:患者常感到呼吸费力,活动后加重,严重时可出现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这是由于心肌缺血导致心脏功能下降,肺淤血引起。
3. 心律失常:部分患者会出现心悸、心慌等症状,表现为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跳动,这是心肌缺血影响心脏电传导系统所致。
4. 全身症状:可伴有乏力、头晕、出汗等症状,尤其在疼痛发作时较为明显,严重时甚至会出现黑矇、晕厥。
2.心肌缺血的保健:
1. 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但要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减少对心血管的刺激。
2. 饮食调节:遵循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原则,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鱼类等富含营养且有益心血管健康的食物,控制油脂、盐和糖分的摄入。
3. 情绪管理:保持平和心态,避免情绪大幅波动,减少精神压力,可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舒缓情绪。
心肌缺血患者应定期就医复查,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若出现症状加重或突发严重不适,需立即就医。日常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做好自我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