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累及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症状多样,治疗方法也有多种。
一、糖尿病神经病变症状:
1. 感觉异常:常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如刺痛、灼痛、电击样痛等,多从肢体远端开始,呈手套或袜套样分布,夜间或休息时加重。还可能出现感觉减退,对冷热、疼痛等刺激不敏感,容易导致受伤而不自知。
2. 自主神经症状:心血管系统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即从卧位或坐位突然站起时,血压明显下降,引起头晕、黑矇等;消化系统表现为胃轻瘫,出现恶心、呕吐、腹胀、食欲不振等,以及腹泻与便秘交替;泌尿生殖系统可出现尿潴留、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
3. 运动神经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肌肉无力、萎缩,影响肢体正常运动功能。
2.糖尿病神经病变治疗:
1. 控制血糖:这是治疗的基础,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及药物治疗,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延缓神经病变进展。
2. 营养神经:常用药物如甲钴胺等,可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
3. 改善微循环:使用前列腺素E1等药物,扩张血管,增加神经的血液供应。
4. 对症治疗:针对疼痛症状,可选用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药物缓解疼痛;对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
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血糖及神经功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同时,注意足部护理,避免受伤,若出现症状加重或新的不适,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