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胃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呕血、黑便等情况,治疗通常根据病情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措施。
一、儿童急性胃炎的表现:
1. 消化道症状:最为突出的是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或剧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呈喷射性呕吐。部分患儿还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
2. 全身症状:病情较重时,可能出现发热、乏力、精神萎靡等全身症状。若因呕吐、腹泻导致脱水,还会有口渴、尿少、皮肤干燥、眼窝凹陷等表现。
3. 特殊症状:少数患儿可能出现呕血或黑便,这提示胃黏膜损伤较为严重,出现了出血情况。
2.儿童急性胃炎的治疗:
1. 一般治疗:让患儿休息,调整饮食。症状较轻时,可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如米汤、粥等。症状严重时,需短暂禁食,待症状缓解后再逐渐恢复饮食。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
2. 药物治疗:根据病因选择药物。若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需采用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联合治疗;若是因非甾体抗炎药等刺激胃黏膜导致,可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和抑酸剂,减轻胃黏膜损伤,缓解症状。
治疗过程中,家长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给患儿用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注意观察患儿症状变化,如腹痛、呕吐是否缓解,精神状态是否改善等。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新的症状,如便血增多、高热不退等,应及时带患儿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