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结肠炎是结肠部位急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恶心呕吐等症状,治疗方式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
一、急性结肠炎的表现:
1. 消化系统症状:腹痛多为左下腹或下腹部的阵发性绞痛,疼痛程度不一。腹泻较为常见,每日排便次数可达数次甚至十几次,粪便多为糊状或水样,严重时可带有黏液或脓血。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
2. 全身症状:病情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时,可出现发热、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发热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若出现高热,可能提示存在严重感染。乏力表现为身体疲倦、活动耐力下降,长期患病导致营养吸收不良,进而引起消瘦。
3. 其他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里急后重感,即排便不尽感,频繁有便意但每次排便量不多。还有些患者会出现腹部胀气,影响正常的消化和生活。
2.急性结肠炎的治疗:
1. 一般治疗: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身体恢复。饮食上,应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减轻肠道负担。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预防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通过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的方式进行补充。
2. 药物治疗:根据病因选择合适药物。感染性急性结肠炎,若为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治疗;非感染性急性结肠炎,可使用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控制炎症。还可使用止泻药物缓解腹泻症状,使用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
患病期间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注意腹部保暖,避免着凉,加重病情。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因为情绪因素也可能影响肠道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