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是胆囊持续存在的慢性炎症,可由胆囊结石、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表现多样,治疗方法也有多种选择。
一、慢性胆囊炎的表现:慢性胆囊炎症状常不典型,多数患者有胆绞痛病史,疼痛多在右上腹,可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胀痛或钝痛,常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部分患者会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嗳气等,尤其在进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后更为明显。还有些患者可能出现右上腹饱胀不适,这种不适感可持续存在,在劳累或情绪波动时可能加重。少数患者可能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这是由于炎症波及胆管,导致胆汁排泄不畅所致。
2.慢性胆囊炎的治疗:对于症状较轻、不影响生活的慢性胆囊炎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首先是饮食调整,需遵循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原则,减少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食物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规律进食,避免暴饮暴食。同时可使用药物治疗,如消炎利胆药物,能促进胆汁分泌、减轻胆囊炎症。若合并感染,需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对于症状频繁发作、胆囊功能严重受损或存在胆囊结石等情况的患者,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常见的手术方式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慢性胆囊炎患者日常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等检查,了解胆囊情况。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若出现腹痛加重、发热、黄疸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