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梗阻是常见的儿科急腹症,主要有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治疗方式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一、小儿肠梗阻的症状:
1. 腹痛:小儿会出现阵发性哭闹,因为肠道梗阻后,肠管强烈蠕动试图克服梗阻,引起疼痛,发作间隙可表现正常。
2. 呕吐:早期为胃内容物,之后可吐出胆汁样液体,梗阻部位越低,呕吐出现越晚且呕吐物性质有所不同。
3. 腹胀:腹部明显膨隆,梗阻时间越长、部位越低,腹胀越明显。
4. 停止排气排便:即没有放屁和排便,完全性肠梗阻时多有此表现,但在梗阻早期或不完全性肠梗阻时,可能仍有少量排气排便。
2.小儿肠梗阻的治疗方式:
1.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单纯性肠梗阻早期、不完全性肠梗阻等情况。主要措施有胃肠减压,通过插入胃管,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减轻腹胀;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根据患儿情况静脉补充液体和电解质;抗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肠道细菌感染;还可采用灌肠等方法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气排便。
2. 手术治疗:用于绞窄性肠梗阻、先天性肠道畸形等引起的肠梗阻。手术目的是解除梗阻原因,如粘连松解术、肠切除吻合术等。
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腹痛情况、腹胀程度、排气排便等。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护理和用药,若出现病情反复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