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复位后再次错位的症状有疼痛加剧、肿胀加重、畸形再现、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等。
1. 疼痛加剧:原本骨折复位后疼痛已有所缓解,若再次错位,骨折断端会因移位刺激周围的神经、肌肉等组织,导致疼痛突然加剧,且疼痛程度往往比复位前更甚,患者常难以忍受,在移动肢体时疼痛会进一步加重。
2. 肿胀加重:再次错位使得局部血管破裂出血增多,软组织损伤进一步加剧,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导致肿胀迅速加重,皮肤可能会变得紧绷发亮,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张力性水疱。
3. 畸形再现:骨折复位后肢体外观基本恢复正常,但再次错位后,骨折部位会重新出现畸形,如成角、缩短、旋转等,与受伤时的畸形表现相似,通过肉眼或触摸可明显察觉。
4. 异常活动:正常情况下,骨折部位在复位固定后不应有异常活动。再次错位后,骨折断端失去稳定连接,在非关节部位可出现不正常的活动,患者自己或旁人都能发现这种异常情况。
5. 骨擦音或骨擦感:当骨折再次错位时,骨折断端相互摩擦会产生骨擦音或骨擦感,这是骨折再次错位的一个较为特殊的表现,医生在检查时可通过触摸感知,但要尽量避免刻意去诱发这种情况,以免加重损伤。
骨折复位后要注意保护受伤部位,避免剧烈运动和二次碰撞。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查,及时了解骨折愈合情况。若出现上述可能再次错位的症状,应立即就医,不要自行处理,以免延误治疗时机,影响骨折的最终愈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