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化疗需注意血常规、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电解质、凝血功能等。
1. 血常规:化疗药物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数量下降。白细胞减少会使身体抵抗力降低,易引发感染;红细胞减少可造成贫血,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血小板减少则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如皮肤瘀斑、鼻出血等。定期监测血常规,能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如使用升白细胞药物、输血等。
2. 肝肾功能:化疗药物大多经肝脏代谢、肾脏排泄,会对肝肾功能产生损害。肝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提示肝脏可能受损;肾功能指标如肌酐、尿素氮异常,表明肾脏功能可能受到影响。监测肝肾功能,可适时调整化疗药物剂量或进行保肝、护肾治疗。
3. 肿瘤标志物:如 CA125、HE4 等,在卵巢癌化疗期间,这些指标的变化可反映化疗效果。若指标下降,说明化疗可能有效;若持续升高,可能提示肿瘤进展或对化疗药物耐药,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电解质:化疗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导致电解质紊乱,如钾、钠、氯、钙等失衡。电解质紊乱会影响心脏、神经等多个系统功能,监测电解质可及时发现并纠正异常,维持身体内环境稳定。
5. 凝血功能:化疗可能影响凝血功能,导致凝血指标异常,增加出血或血栓形成风险。监测凝血功能,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预防措施。
卵巢癌化疗期间,除关注各项指标外,还应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当进行舒缓运动,同时要严格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