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伤了可能出现食欲减退、乏力、黄疸、肝区疼痛、蜘蛛痣等症状。
1. 食欲减退:肝脏受损会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至关重要。胆汁分泌或排泄异常,会导致脂肪消化不完全,从而引起食欲不振,看到油腻食物可能会有恶心感,进食量也明显减少。
2. 乏力: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当肝脏受伤,其代谢功能受到影响,无法正常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身体能量供应不足,就容易使人感到疲倦、乏力,即使经过充分休息,这种疲劳感也难以缓解。
3. 黄疸:肝脏损伤后,胆红素的代谢会出现障碍。胆红素在体内蓄积,会导致皮肤、巩膜发黄,这就是黄疸症状。严重时,尿液颜色也会加深,如同浓茶色。
4. 肝区疼痛:肝脏位于右上腹,当肝脏受伤出现炎症等情况时,肝脏的包膜会受到刺激,引发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能是隐痛、胀痛或钝痛,劳累或情绪波动时疼痛可能会加重。
5. 蜘蛛痣: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能力下降,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对升高。雌激素会使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形成形似蜘蛛的血管痣,多出现于面部、颈部、上胸部等部位。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肝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饮食均衡,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控制饮酒量。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肝脏状况,严格遵医嘱治疗,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