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中暑有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等。
1. 热痉挛: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活动停止后肌肉发生痉挛性疼痛。主要是由于大量出汗,体内钠、钾等电解质丢失过多,引起肌肉兴奋性改变所致。常发生在四肢肌肉、咀嚼肌、腹肌等部位,患者意识清楚,体温一般正常或略有升高。
2. 热衰竭:多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或运动数小时后出现,由于体液和体钠丢失过多引起循环容量不足所致。表现为多汗、口渴、无力、头晕、恶心、呕吐等,可有明显脱水征,如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体温可轻度升高,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
3.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重度中暑类型,分为劳力性热射病和非劳力性热射病。劳力性热射病多发生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高强度体力劳动的人群,发病急,体温迅速升高,可达40℃以上,伴有皮肤干热、无汗、意识障碍等。非劳力性热射病常见于年老体弱、慢性病患者等,在高温环境下,散热困难导致体温急剧升高,也会出现昏迷等严重症状。
在高温天气要做好预防措施,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若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进行降温等初步处理,情况严重时需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以免延误病情,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