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通常会导致血压降低。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在患病过程中,病毒会侵袭人体多个系统,引发一系列病理反应。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导致血管扩张。血管扩张使得血管容积增大,而血液总量相对稳定,这就会造成血压下降。同时,病毒感染还可能影响心脏功能,使心脏泵血能力减弱,导致输出到外周血管的血液量减少,进而引起血压降低。
基孔肯雅热患者常伴有发热、出汗、呕吐、腹泻等症状。发热会使体表血管扩张散热,导致血压下降;出汗、呕吐、腹泻会导致体液大量丢失,血容量减少,也会促使血压降低。
患病期间要密切关注血压变化,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因血压降低导致头晕、摔倒等意外情况。饮食上,适当增加盐分摄入,有助于维持血容量和血压稳定。若血压波动异常或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和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