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损伤的危害包括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肌肉萎缩、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理问题等。
1. 感觉障碍:周围神经损伤后,其所支配区域的感觉功能会受到影响,出现感觉减退、麻木、刺痛、烧灼感等异常感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降低对环境中危险因素的感知能力,易发生意外损伤。
2. 运动障碍:相应神经所支配的肌肉会出现无力现象,导致肢体运动受限,无法完成正常的动作,如抬手、抓握、行走等,影响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降低生活自理能力。
3. 肌肉萎缩:长时间神经损伤得不到修复,其所支配的肌肉会因缺乏神经的营养支持而逐渐萎缩,肌肉体积变小,力量进一步减弱,加剧肢体功能障碍。
4.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出现局部皮肤温度改变、多汗或无汗、皮肤色泽变化、指甲变形等,影响皮肤的正常新陈代谢和外观。
5. 心理问题:由于肢体功能受限、生活质量下降,患者往往会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对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进一步降低生活满意度。
周围神经损伤危害较大,一旦发生应及时就医。治疗期间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接受康复训练。同时,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受伤部位,避免二次损伤,保持积极心态,配合治疗,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危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