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临床以发热、关节疼痛等为主要表现,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一、基孔肯雅热的原因: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所致,该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主要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当带病毒的蚊子叮咬人时,病毒会注入人体,进而在体内大量繁殖引发疾病。人群对基孔肯雅病毒普遍易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由于气候适宜伊蚊滋生,病毒传播风险较高。比如非洲、东南亚、西太平洋等地区,常有基孔肯雅热的流行。
2.基孔肯雅热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一般采取对症支持治疗措施。对于发热,体温在38.5℃及以上,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来降低体温,缓解不适。关节疼痛明显者,可适当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减轻疼痛症状。同时,患者需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利于身体恢复。要补充足够的水分和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果、牛奶等。
患病期间应尽量避免搔抓皮肤,以防皮肤破损继发感染。居住环境要做好防蚊灭蚊措施,防止再次被蚊虫叮咬。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病情加重,如高热不退、关节疼痛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严格按照医生的诊疗方案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