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症状、检查、治疗、预后是心肌炎和心衰存在差异的几个方面。
1. 病因:心肌炎多由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等引发,病毒入侵心肌造成心肌损伤 ;心衰常因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长期心脏负荷过重或心肌病变导致心脏功能下降。
2. 症状:心肌炎早期可能有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等类似感冒症状,随后出现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等;心衰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如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还有乏力、水肿,以双下肢水肿较为常见。
3. 检查:心肌炎检查依靠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升高,心电图可见ST段改变、心律失常等,心脏磁共振成像可发现心肌水肿等表现;心衰通过BNP或NT-proBNP检测升高辅助诊断,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射血分数降低。
4. 治疗:心肌炎治疗以休息、营养心肌为主,有感染时抗感染,出现心律失常等对症处理;心衰治疗原则是减轻心脏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使用利尿剂、强心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
5. 预后:多数轻度心肌炎患者经规范治疗可恢复正常,少数严重患者可能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或遗留心律失常;心衰是慢性进展性疾病,病情易反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无论是心肌炎还是心衰患者,日常都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规律作息与健康饮食。严格按照医生嘱咐用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