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掏耳朵可能引发耳道感染、鼓膜损伤、听力下降、耳垢栓塞、外耳道乳头状瘤等危害。
1. 耳道感染:经常掏耳朵会破坏耳道皮肤的完整性,使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更容易侵入,引发外耳道炎等感染性疾病,出现耳部疼痛、红肿、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2. 鼓膜损伤:掏耳朵时若用力不当或操作不慎,尖锐的工具可能会直接撞击到鼓膜,导致鼓膜穿孔、破裂,影响声音的传导,进而引起听力下降、耳鸣等问题。
3. 听力下降:频繁掏耳朵可能刺激耳道黏膜,引起黏膜肿胀,堵塞耳道,阻碍声音的正常传入。长期的不良刺激还可能影响内耳的功能,导致听力逐渐减退。
4. 耳垢栓塞:过度掏耳朵会使耳垢被推向耳道深处,逐渐堆积形成耳垢栓塞,堵塞耳道,引起耳部闷胀感、听力下降、耳鸣等不适症状。
5. 外耳道乳头状瘤:反复掏耳朵造成的慢性刺激,可能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这是一种良性肿瘤,但有恶变的可能,会对耳部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日常应尽量减少掏耳朵的频率,保持耳部清洁。若耳部出现不适症状,如疼痛、瘙痒、听力下降等,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处理,不要自行盲目掏耳朵,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