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套叠症状有腹痛、呕吐、便血、腹部肿块、全身症状等。
1. 腹痛:小儿肠套叠引发的腹痛呈阵发性发作,发作时小儿会突然哭闹不安、面色苍白、出汗,双腿向腹部屈曲,疼痛间歇期小儿可恢复安静,如同正常状态,但间隔一段时间后腹痛会再次发作,且发作频率逐渐增加。
2. 呕吐:在腹痛发作后不久常出现呕吐,初期为胃内容物,之后可吐出胆汁样液体,随着病情进展,呕吐物可能会含有粪便样物质。
3. 便血:便血是小儿肠套叠的重要症状之一,多在发病后6 - 12小时出现,典型表现为果酱样大便,这是由于肠管缺血坏死,血液与肠黏液混合所致。
4. 腹部肿块:多数患儿在右上腹可触及腊肠样、表面光滑、稍可活动、有压痛的肿块,肿块常位于右侧结肠肝曲部位,严重时肿块可延伸至左下腹。
5. 全身症状:早期小儿一般情况尚可,随着病情延误,可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发热、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全身症状,甚至发生休克。
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多留意小儿的身体状况,若发现小儿出现上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一旦确诊为肠套叠,需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严格按照医嘱护理,包括饮食调整等,以促进小儿尽快康复,防止病情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