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碎石可能存在血尿、疼痛、感染、输尿管损伤、肾实质损伤等危害。
1. 血尿:超声波碎石过程中,结石与周围组织摩擦、碰撞,会导致泌尿系统黏膜损伤,进而引起出血,出现血尿症状,一般较轻,多数可自行缓解。
2. 疼痛:结石在击碎后移动,刺激输尿管等部位的平滑肌,引发痉挛,导致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表现为隐痛,有的则是剧烈绞痛。
3. 感染:碎石操作可能破坏泌尿系统的黏膜屏障,使细菌容易侵入,引发感染,出现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肾盂肾炎。
4. 输尿管损伤:若超声波能量过大或定位不准确,可能会对输尿管造成损伤,如输尿管穿孔、撕裂等,影响尿液正常输送。
5. 肾实质损伤:高强度的超声波聚焦于肾脏内结石时,有可能对肾实质产生一定程度的损伤,影响肾脏功能,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进行超声波碎石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增加饮水量,促进结石碎片排出。密切观察尿液颜色、尿量以及是否有发热、腹痛等异常情况。若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处理,确保身体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