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切手术可能存在出血、感染、尿道狭窄、膀胱穿孔、闭孔神经反射等危害。
1. 出血:电切手术过程中,切割部位的血管可能会出现出血情况。少量出血可通过冲洗、电凝等方式处理,但严重出血可能需要输血,甚至二次手术止血,影响患者术后恢复进程,延长住院时间。
2. 感染:手术属于有创操作,术后创口若护理不当,易受到细菌等病原体侵袭,引发泌尿系统感染,出现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全身性感染,威胁生命健康。
3. 尿道狭窄:术后尿道黏膜可能因创伤修复形成瘢痕组织,导致尿道管腔变窄。这会引起排尿困难,患者出现尿线变细、射程变短、排尿费力等表现,影响生活质量,可能需再次手术治疗。
4. 膀胱穿孔:手术操作时若不小心,可能导致膀胱穿孔。尿液会流入腹腔,引发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患者会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需要紧急处理。
5. 闭孔神经反射:在电切手术中,电流刺激闭孔神经,可引起同侧下肢急剧内收、外展,可能导致膀胱穿孔或其他周围组织损伤,增加手术风险和难度。
电切手术后要多注意休息,保持创口清洁干燥,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如出现异常的疼痛、发热、排尿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就医,以便尽早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促进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