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酚的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疼痛、低血压、呼吸抑制、过敏反应、术后恶心呕吐等。
1. 注射部位疼痛:注射异丙酚时,药物对血管产生刺激,可引发局部疼痛,这种疼痛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疼痛较为明显,可能影响患者的接受度与舒适度。
2. 低血压:异丙酚会使血管扩张,导致血压下降,引起低血压。尤其是对于本身血压偏低或心血管功能较差的患者,使用异丙酚后发生低血压的风险更高,严重时可能影响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
3. 呼吸抑制:该药物可抑制呼吸中枢,导致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减少,甚至出现呼吸暂停。在麻醉诱导及维持过程中,呼吸抑制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需要密切监测呼吸功能。
4. 过敏反应:虽然相对少见,但仍有患者会对异丙酚发生过敏,表现为皮疹、瘙痒、红斑,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5. 术后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在使用异丙酚麻醉后,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这可能与药物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以及麻醉后身体的应激反应有关。
使用异丙酚时,医护人员会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提前做好应对副作用的准备。患者应如实告知医生自身病史、过敏史等信息,以便医生合理用药。术后若出现不适症状,需及时反馈给医生,以便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