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消化不良、贫血、胃溃疡、胃出血、胃癌等危害。
1. 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若不及时治疗,胃黏膜持续受损,会影响胃部正常的消化功能。胃蠕动能力下降,消化酶分泌异常,食物在胃内无法充分消化,进而导致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长期如此还会影响营养吸收。
2. 贫血:一方面,慢性胃炎可能导致铁吸收障碍,引发缺铁性贫血;另一方面,胃黏膜反复炎症刺激,可能引起慢性失血,导致失血性贫血。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
3. 胃溃疡:慢性胃炎长期不愈,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胃酸对胃黏膜的侵蚀加剧,容易形成胃溃疡。胃溃疡不仅会带来更强烈的疼痛,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4. 胃出血:胃溃疡进一步发展,病变部位的血管可能被侵蚀破裂,从而导致胃出血。少量出血可能表现为黑便,大量出血则会出现呕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5. 胃癌:长期的慢性胃炎,尤其是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等情况时,发生胃癌的风险会增加。胃黏膜细胞在长期炎症刺激下,可能发生癌变。
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进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同时,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问题并及时治疗。若患有慢性胃炎,务必严格遵医嘱用药,切不可自行停药或换药,防止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