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流量吸氧、持续吸氧、湿化吸氧、注意氧疗安全等。
1. 低流量吸氧:慢阻肺患者存在通气与换气功能障碍,高流量吸氧会抑制呼吸中枢,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加重。一般采用鼻导管吸氧,氧流量控制在1 - 2L/min,使吸氧浓度保持在25% - 29%,既能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求,又可避免二氧化碳潴留进一步恶化。
2. 持续吸氧:患者需长时间规律吸氧,每天吸氧时间不少于15小时。持续吸氧可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改善机体缺氧状态,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对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有重要意义。
3. 湿化吸氧:干燥的氧气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黏膜干燥、痰液黏稠不易咳出。通过湿化瓶对吸入氧气进行湿化,可使氧气更温润,减轻对呼吸道的刺激,利于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4. 注意氧疗安全:吸氧时要远离明火、易燃物品,防止氧气遇明火引发火灾。同时,要定期检查吸氧装置,确保其正常运行,避免出现氧气泄漏、堵塞等问题影响吸氧效果。
在进行吸氧治疗时,要严格按照上述原则执行。日常生活中,患者还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适度进行康复锻炼,增强呼吸肌力量。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提高机体抵抗力。并且要定期就医复查,根据病情变化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吸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