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药物常见副作用包括高钾血症、胃肠道不适、男性乳房发育、低血压、性激素相关不良反应等。
1. 高钾血症:螺内酯等保钾利尿剂在抑制醛固酮作用时,可能减少钾离子排出,导致血钾升高。严重高钾血症会影响心脏电活动,引发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还可能影响神经肌肉功能,出现肢体无力、麻痹等症状。
2. 胃肠道不适:药物可能刺激胃肠道黏膜,引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这些不适会影响患者食欲和营养摄入,长期可能导致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等问题。
3. 男性乳房发育:部分药物如螺内酯具有抗雄激素作用,长期使用可能干扰体内激素平衡,使男性体内雌激素相对增多,从而导致乳房组织增生、发育,引起男性乳房增大、胀痛等。
4. 低血压:药物在降低醛固酮水平、减少水钠重吸收过程中,可能导致血容量下降,进而引起血压降低。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黑矇等症状,严重时影响脑部供血,增加跌倒、晕厥风险。
5. 性激素相关不良反应:除男性乳房发育外,还可能出现性欲减退、月经紊乱等性激素相关不良反应。这是由于药物对体内内分泌系统产生干扰,影响性激素的合成、分泌或作用。
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药物虽能控制病情,但会带来多种副作用。患者用药期间需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定期复查血钾、血压、性激素等指标。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