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的症状有咳嗽、流涕、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
1.咳嗽:感冒时,呼吸道受到病毒或细菌侵袭,引发炎症,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咳嗽反射。咳嗽程度不一,可为偶尔轻咳,也可能是频繁剧烈咳嗽,目的是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异物。
2.流涕:病毒感染使鼻腔黏膜充血、水肿,黏液分泌增多,出现流涕症状。初期可能是清水样鼻涕,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变为浓稠的鼻涕。
3.发热:身体免疫系统为对抗入侵的病原体,会调节体温中枢,使体温升高。发热程度因人而异,一般为低热到中度发热,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高热。
4.头痛:感冒引发的炎症介质释放、发热导致脑血管扩张等因素,刺激头部神经,引起头痛。头痛部位和程度各不相同,有的是双侧头部隐痛,有的则是搏动性疼痛。
5.肌肉酸痛:病毒在体内产生的毒素以及身体的免疫反应,会影响肌肉代谢,导致乳酸堆积,引起全身或局部肌肉酸痛,常见于四肢、腰背等部位。
感冒虽常见,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患病期间要多休息,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得到恢复。饮食上,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补充水分,促进新陈代谢。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切不可自行随意用药,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