腘动脉陷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包括间歇性跛行、疼痛、肿胀、皮肤温度改变、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等。
1. 间歇性跛行:患者在行走一段距离后,小腿或足部会出现乏力、沉重感,休息后症状可缓解,继续行走又会再次出现,这是由于腘动脉受压,下肢供血不足导致。
2. 疼痛:多表现为小腿或足部的隐痛、胀痛,严重时可为剧痛,尤其在运动或长时间站立后加重,休息时减轻,疼痛程度和发作频率因人而异。
3. 肿胀:下肢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主要因静脉回流受阻以及组织液渗出增多引起,肿胀部位以小腿较为常见。
4. 皮肤温度改变:患侧下肢皮肤温度可能降低,与正常侧对比明显,因为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皮肤的血液灌注减少,散热相对较快。
5. 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由于腘动脉受压,导致其下游的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甚至消失,通过触摸可明显感觉到与正常侧的差异。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减少下肢的过度劳累。运动时要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和方式,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症状。定期到医院复查,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