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黎明现象的危害包括血糖波动、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神经病变、肾脏损害、眼部病变等。
1. 血糖波动:糖尿病黎明现象会导致清晨时段血糖异常升高,使得全天血糖波动幅度增大,这种大幅度的血糖波动会对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造成不良影响,增加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风险。
2. 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血糖的异常升高会引起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导致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异常,进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几率,使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显著上升。
3. 神经病变:长期受黎明现象导致的高血糖影响,神经纤维会发生变性、坏死,引起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烧灼感等,还可能影响自主神经功能,出现出汗异常、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
4. 肾脏损害:高血糖状态下,肾脏的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肾小球内压力升高,导致肾脏滤过功能受损,长期可发展为糖尿病肾病,出现蛋白尿、肾功能减退等情况。
5. 眼部病变:持续的高血糖会使眼部的微血管发生病变,导致视网膜缺血、缺氧,引起视网膜病变,严重时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应密切监测血糖,尤其是清晨时段的血糖变化。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适度运动并保持规律作息。同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或调整治疗方案,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黎明现象及其带来的危害,尽可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