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后遗症的危害包括肢体畸形、肌肉萎缩、运动功能障碍、骨骼发育异常、心肺功能影响等。
1. 肢体畸形:小儿麻痹病毒侵袭神经系统,导致肌肉力量不平衡,长期作用下,肢体骨骼生长受影响,出现如马蹄内翻足、膝关节畸形等各种异常形态,严重影响外观及肢体正常功能发挥。
2. 肌肉萎缩:病毒损害神经,使所支配的肌肉失去神经营养支持,逐渐出现萎缩,肌肉体积变小、力量减弱,进一步降低肢体运动能力。
3. 运动功能障碍:因肌肉力量减弱、肌肉萎缩及肢体畸形等综合因素,患者肢体活动受限,无法正常行走、抬手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自理及运动能力。
4. 骨骼发育异常:患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小儿麻痹后遗症会干扰骨骼正常生长,导致骨骼短小、粗细不均等,影响身体整体发育及肢体对称性。
5. 心肺功能影响:少数情况下,病毒侵犯呼吸、循环相关神经,遗留心肺功能问题,如呼吸肌无力致呼吸功能不全,心脏功能受影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寿命。
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适当康复训练,保持肌肉活力与关节灵活性。选择合适的辅助器具,如矫形器、轮椅等,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定期就医复查,根据身体状况调整康复方案与治疗措施,最大程度减轻后遗症带来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