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牙可能存在牙齿敏感、牙龈出血、感染、牙釉质损伤、菌血症等危害。
1. 牙齿敏感:洗牙过程中去除牙结石后,牙根暴露,牙本质小管直接与外界接触,受到冷热酸甜刺激时,牙齿会出现短暂敏感症状,一般在洗牙后几天到几周内逐渐缓解。
2. 牙龈出血:牙结石长期刺激牙龈导致牙龈炎症,洗牙时器械触碰炎症牙龈,容易引起出血,通常洗牙后压迫止血或使用药物后可止血。
3. 感染:若洗牙器械消毒不严格,带有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可能导致患者口腔感染,引发如急性牙周炎等疾病。
4. 牙釉质损伤:操作不规范时,洗牙器械可能损伤牙釉质,使牙齿表面不光滑,增加牙齿龋坏风险。
5. 菌血症:洗牙过程中,细菌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引发菌血症,不过对于健康人群通常可自行恢复,但对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洗牙后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使用正确刷牙方法,避免用力刷牙。饮食上短期内避免过冷过热食物刺激。若出现异常疼痛、出血不止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做好口腔护理和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