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尿可能呈现蛋白尿、血尿、夜尿增多、尿比重降低、少尿或无尿等情况。
1. 蛋白尿: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表现为尿液表面有细小且不易消散的泡沫,这是由于肾脏滤过功能受损,导致血液中的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大量蛋白尿会使患者体内蛋白质丢失,引起低蛋白血症,出现水肿等症状。
2. 血尿: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时尿液可呈洗肉水样、浓茶色或鲜红色;镜下血尿则需通过显微镜才能发现红细胞。血尿的出现是因为肾小球基底膜断裂,红细胞进入尿液所致。
3. 夜尿增多:指夜间排尿次数和尿量均增多,正常情况下夜间排尿一般不超过2次。慢性肾炎患者肾小管功能受损,对尿液的浓缩功能下降,导致夜尿增多。
4. 尿比重降低:正常尿液比重在1.015 - 1.025之间,慢性肾炎患者由于肾小管功能障碍,尿液浓缩和稀释功能减退,尿比重常固定在1.010左右。
5. 少尿或无尿:少尿指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无尿指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因为肾脏严重受损,肾小球滤过功能极度下降,导致尿液生成减少。
慢性肾炎患者日常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规律作息。饮食上遵循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原则,控制水分摄入。定期复查肾功能、尿常规等指标,严格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